语文笔记贴纸

  • 《杂诗·漫漫秋夜长》 曹丕
  • 《七哀诗·荆蛮非我乡》 王粲 càn
  • 《杂诗·秋风何冽冽》 左思
  • 《情诗·微阴翳阳景》 曹植
  • 《歌》 刘铄
  • 《诗经·秦风·蒹葭 jiān jiā》
  • 《董娇娆ráo》汉代·宋子侯
  • 《古诗十九首·明月皎夜光》

二十四节气诗歌之秋分

【秋分】秋分,昼夜均分。自今日起,百天愈短,天气愈凉。古代有春分祭日、夏至祭地、秋分祭月、冬至祭天的习俗。秋分曾是传统的“祭月节”。人们在中秋这一天祭月。

秋分篇

  • 晚晴 唐·杜甫

返照斜初彻(chè),浮云薄未归。

江虹明远饮,峡雨落馀(yú)飞。

凫(fú)雁终高去,熊罴(pí)觉自肥。

秋分客尚在,竹露夕微微。

  • 赠供奉僧次融 唐·姚合

会解如来意,僧家独有君。

开经对天子,骑马过声闻。

本寺远于日,新诗高似云。

热时吟一句,凉冷胜秋分。

  • 中秋对月 唐·李频

秋分一夜停,阴魄最晶荧。

好是生沧海,徐看历杳(yǎo)冥。

层空疑洗色,万怪想潜形。

他夕无相类,晨鸡不可听。

  • 点绛唇 宋·谢逸

金气秋分,风清露冷秋期半。凉蟾光满。桂子飘香远。

素练宽衣,仙仗明飞观。霓裳乱。银桥人散。吹彻昭华管。

  • 秋分日忆用济 清·紫静仪

遇节思吾子,吟诗对夕曛。

燕将明日去,秋向此时分。

逆旅空弹铗,生涯只卖文。

归帆宜早挂,莫待雪纷纷。


秋思篇

  • 秋思 唐·张籍

洛阳城里见秋风,欲作家书意万重。

复恐匆匆说不尽,行人临发又开封。

  • 秋思 宋·陆游

利欲驱人万火牛,江湖浪迹一沙鸥。

日长似岁闲方觉,事大如天醉亦休。

砧杵(zhēn chǚ)相望深巷月,井桐摇落故园秋。

欲舒老眼无高处,安得元龙百尺楼。


秋兴篇

  • 秋兴 唐·杜甫

玉露凋伤枫树林,巫山巫峡气萧森。

江间波浪兼天涌,塞上风云接地阴。

丛菊两开他日泪,孤舟一系故园心。

寒衣处处催刀尺,白帝城高急暮砧(zhēn)。

  • 秋词二首 唐·刘禹锡

自古逢秋悲寂寥,我言秋日胜春朝。

晴空一鹤排云上,便引诗情到碧霄。

山明水净夜来霜,数树深红出浅黄。

试上高楼清入骨,岂如春色嗾(sǒu)人狂。

  • 行香子·天与秋光 宋·李清照

天与秋光,转转情伤,探金英知近重阳。薄衣初试,绿蚁新尝,渐一番风,一番雨,一番凉。

黄昏院落,凄凄惶惶,酒醒时往事愁肠。那堪永夜,明月空床。闻砧声捣,蛩(qióng)声细,漏声长。

  • 望海潮 宋·柳永

东南形胜,三吴都会,钱塘自古繁华。

烟柳画桥,风帘翠幕,参差十万人家。

云树绕堤沙,怒涛卷霜雪,天堑无涯。

市列珠玑,户盈罗绮,竞豪奢。

重湖叠巘(yǎn)清嘉,有三秋桂子,十里荷花。

羌管弄晴,菱歌泛夜,嬉嬉钓叟莲娃。

千骑拥高牙,乘醉听箫鼓,吟赏烟霞。

异日图将好景,归去凤池夸。

  • 山居秋暝 唐·王维

空山新雨后,天气晚来秋。

明月松间照,清泉石上流。

竹喧归浣女,莲动下渔舟。

随意春芳歇,王孙自可留。

  • 一剪梅 宋·李清照

红藕香残玉簟秋。轻解罗裳,独上兰舟。云中谁寄锦书来,雁字回时,月满西楼。

花自飘零水自流。一种相思,两处闲愁。此情无计可消除,才下眉头,却上心头。

  • 行香子·秋与 宋·苏轼

昨夜霜风。先入梧桐。浑无处、回避衰容。问公何事,不语书空。但一回醉一回病,一回慵;

朝来庭下,光阴如箭,似无言、有意伤侬。都将万事,付与千钟。任酒花白,眼花乱,烛花红。

  • 水龙吟·登建康赏心亭 宋·辛弃疾

楚天千里清秋,水随天去秋无际。遥岑远目,献愁供恨,玉簪螺髻。落日楼头,断鸿声里,江南游子。把吴钩看了,栏杆拍遍,无人会,登临意。

休说鲈鱼堪脍,尽西风,季鹰归未?求田问舍,怕应羞见,刘郎才气。可惜流年,忧愁风雨,树犹如此!倩何人唤取,红巾翠袖,揾(wèn)英雄泪?

  • 秋归辋(wǎng)川庄作 唐·王维

积雨空林烟火迟,蒸藜(lí)炊黍(shǔ)饷(xiǎng)东菑(zī)。

漠漠水田飞白鹭,阴阴夏木啭黄鹂。

山中习静观朝槿(zhāo jǐn),松下清斋折露葵。

野老与人争席罢,海鸥何事更相疑。


文化常识

  • 春秋战国时期思想